孩子遭遇校园矛盾,家长如何智慧应对?

孩子遭遇校园矛盾,家长如何智慧应对?近年来,随着一些校园霸凌事件引发公众关注,家长们也变得越来越敏感,有时孩子在学校和同伴稍有争吵...

孩子遭遇校园矛盾,家长如何智慧应对?

近年来,随着一些校园霸凌事件引发公众关注,家长们也变得越来越“敏感”,有时孩子在学校和同伴稍有争吵或打闹,家长就会觉得孩子是被欺负或被“霸凌”了。

当孩子在校园里与他人发生矛盾或起了冲突,家长该如何理性判断和介入?本报邀请专家们一起来聊一聊校园霸凌那些事儿。

本期受访专家——

王枫(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教所学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)

徐佳(上南中学南校德育高级教师)

张双(古美学校五年级年级组长、班主任)

陈剑超(大同初级中学心理教师)

“孩子被取‘绰号’,算不算被霸凌?”“孩子说不想上学,会不会另有隐情?”“孩子今天被同学打了,要不要鼓励他打回去?”……

类似这样的困扰,相信很多家长都遇到过。曾有一项调查研究表明,约有20%的受访学生卷入过校园霸凌的问题之中。当孩子遭遇校园矛盾甚至校园霸凌,家长究竟该如何应对?

普通纠纷和校园霸凌,边界在哪?

文汇报:近年来,随着一些校园冲突、霸凌的新闻频频见诸网络,也引发家长和教育者的关注。校园霸凌和普通纠纷是否有明确的边界?又该如何区分辨别?

陈剑超:“霸凌”一词来自英语单词“Bully”,有恃强凌弱的意思。从法律角度看,2020年新修订的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》明确:学生霸凌是发生在学生之间,一方蓄意或者恶意通过肢体、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压、侮辱,造成另一方人身伤害、财产损失或者精神损害的行为。它包括肢体霸凌、言语霸凌、关系霸凌、网络霸凌等,例如肢体上的殴打、脚踢、掌掴;言语上的辱骂、讥讽、取侮辱性绰号;人际关系上进行恶意排斥、孤立;在网络上捏造事实诽谤和诋毁他人以及抢夺、强拿硬要或故意毁坏等。

校园霸凌和普通纠纷有比较明显的区别。普通纠纷通常是指学生间的日常摩擦,可能是由于意见不合、肢体碰撞等引起的短暂冲突,而校园霸凌则是一种持续、恶意的行为,常常伴随着权力不平等和心理伤害。霸凌者通常会利用身体、言语或网络等手段,对受害者进行反复的伤害和威胁,使其感到恐惧和无助。需要注意的是,有时,一些没有化解的小矛盾可能会成为霸凌的种子。因此,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需要有一种敏感性和警觉性,及时发现并处理这些问题。

王枫:在孩子的学校生活中,常有取绰号、嬉戏打闹、冲突打架等行为,但这些行为是否构成校园霸凌,家长和老师应结合参与者意图、承受者感受、行为后果及持续时间、频率等多角度综合判断,严谨界定。

例如,取绰号多数情况下不会造成伤害,但如果具有侮辱性、贬损性并持续使用,导致受害者产生心理压力和自卑感等伤害后果,则可能构成校园霸凌。孩子间的嬉戏打闹有时候是一种互动方式,但如超出正常范围,变成恶意推搡、殴打,导致身体伤害,则可能升级为校园霸凌。孩子在争执中的肢体冲突,若频繁发生或一方明显弱势并被持续霸凌,也可能被视为校园霸凌。家长和教师应理性、客观地关注孩子日常互动,及时纠正行为偏差,促进孩子和谐相处。

什么样的孩子容易“被欺负”?

文汇报:据您观察,校园里那些霸凌者和被霸凌者是否有一些共性的特征或“弱点”?

张双:经过多年教学一线的观察实践,我注意到,校园中的霸凌者和被霸凌者,往往有一个共同的特点,那就是缺乏爱和安全感。他们在家里通常都是被霸凌的对象。比如,他们可能经常被打被骂,或者目睹家中的某个人被打被骂,有的孩子甚至习惯了被家长的强权所控制,从而接受了“强者要打压弱者、弱者要服从强者”的观念。还有的孩子在家并没有遭到父母打骂,但却长期被忽视,家长美其名曰给孩子自由,实际上是不负责任和溺爱放纵,对孩子的情绪和需要视而不见,孩子感到孤立无援、自卑无助。

人在感到危险的时候,大脑中的杏仁核会触发“战斗或逃跑、僵住或讨好”的反应。所以,当孩子在家里经常遭到打骂、忽视时,有的孩子就会采取“战斗”的模式,把攻击力投到比他弱小的人身上,在学校成为了“小霸王”;也有的孩子比较温和,选择“逃跑”或“僵住”,于是就习惯了被欺负;还有的孩子,会选择“讨好”,从而成了霸凌者的帮凶。一个内心有爱、自信和被善待的孩子,他们更容易去善待别人,同时也不会允许别人对他的侵犯。

徐佳:一般而言,体型过胖过瘦、胆小、不善表达、学习能力差、身体有异常的学生往往比较容易成为被霸凌的对象。此外,一些“学霸”或者异性缘特别好的学生、甚至学生干部,也有受到小团体排挤的可能。霸凌者多数曾有被霸凌的经历,导致他习得了用肢体和语言暴力来处理问题的方式。

有些孩子容易与同伴发生纠纷,背后也可能是家庭氛围紧张、父母的教育方式过于严厉或溺爱、家庭中缺乏沟通与交流等因素所致。曾有调查显示近20%的学生遭遇过不同程度的霸凌,但家长知晓的不到10%。在中小学校园里,无论是霸凌者还是被霸凌者,他们都是没有完全成熟的孩子,都需要而且渴望得到关注、关爱和正确的引导。

孩子出现部分反常行为,可能是在“求救”

文汇报:当孩子出现“求救”信号时,学校老师和家长该做些什么?

王枫:在霸凌的阴影下,孩子常感到羞耻和内疚,害怕被同龄人嘲笑和排斥,担心家长和老师的责备。所以有时当孩子被欺负时,他们甚至会觉得这是正常现象。这样的情绪使得他们不会寻求帮助,因为报告霸凌行为可能会带来更严重的后果。虽然被霸凌的孩子可能有种种顾虑,或者不会直接表达痛苦,但他们潜意识里会通过一些隐晦的方式传递信息,比如“我不想去学校”等。

当孩子表现出反常行为时,家长和老师要避免草率地将其归因于学习态度问题,而应细心观察和解读孩子发出的“求救”信号,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。同时,家长需要帮助孩子打消顾虑,多追问、多倾听,持续强化沟通,深入了解背后的原因,以便及时干预校园霸凌现象。

一旦发现孩子被欺负,家长要为孩子提供坚实的心理支撑和力量源泉。要让孩子知道:被欺负不是你的错,爸爸妈妈和老师都会保护好你。家长要及时与学校沟通,深入了解事实,以便协商妥善处理。同时,加强保护和关爱被霸凌学生,和他们共同面对和排解负面情绪,避免意外伤害,必要时可借助学校、社区心理健康资源。在日常家庭教育过程中,要构建一个充满爱与关怀的家庭环境,帮助孩子培养情感同理心,它能够引导孩子理解并尊重他人,进而有效避免冲突与矛盾的产生。此外,家长也应以身作则,表现出对他人的尊重、对公德的遵守、对差异的包容,影响和培养孩子的道德观念。

陈剑超:我曾遇到过这样一件事。那天我走进教室,黑板上赫然醒目写着A同学的名字,旁边还画着一个显眼的大叉。B同学和其他几位男生一脸愤怒,矛头直指身材瘦小、低垂着头的A同学。我当时心头一紧,心想这会是校园霸凌吗?我没有先批评B同学,而是询问了他在黑板上写同学名字的原因。原来,A、B和其他几位同学原本都是好朋友。周末时,他们相约出游,A同学发现自己花销超额,就在微信群里收了原本应该属于C同学的红包,B同学为了“伸张正义”,对A同学进行“讨伐”。

听完之后,我肯定了B同学的热心和正义感,也说出了A同学的“委屈”。我请他们把两件事分开看待,并厘清了责任。最终,A同学退还了红包,B同学等也为自己的冲动道了歉。在校园中,学生之间的小摩擦很常见。老师不应随便妄加评判而应先了解情况,看到情绪背后学生的内心思考,尝试帮他们用语言表达出来,用敏锐的洞察力和耐心倾听,及时发现并处理风险行为,把霸凌扼杀在萌芽之中。

我所在的学校曾组织全体35岁以下青年教师以及学校中层干部参加三级心理咨询师的培训,不少老师都取得相应证书,也具备了较高的心理基本素养、观察力和敏感性,能够及时发现和应对学生的“不寻常”表现。例如,当老师发现某个学生突然变得沉默寡言、情绪低落,或者频繁出现伤痕等情况时,就会及时与学生沟通,了解情况,心理老师也会一起协作,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。

“被打了就要打回去”能解决问题吗?

文汇报:有些家长一听说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孩子有冲突,很容易“护犊”心切,灌输孩子“被打了就要打回去”,甚至想自己替孩子出头。发现孩子在学校可能被“欺负”后,家长该如何去处理?

徐佳:我在工作中,确实碰到过学生因为发生小摩擦,家长坚持责怪孩子没有反击而孩子觉得不能动手还击,从而导致孩子在校情绪大爆发的情况。

孩子成长过程中,和同学发生冲突是非常正常的现象,但有些家长很容易“玻璃心”,给冲突定错了性。生活中,有不少家长在得知孩子受到欺负后会过度干涉,甚至有的家长不能调整自己的情绪,干脆撸起袖子直接上阵,导致孩子之间的小事情变成了两个家庭之间的大矛盾,殊不知,这样做会给孩子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。其实,家长应该教孩子尽量用沟通的方式处理矛盾,放手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。这一过程不仅能够帮助孩子增进沟通技能,也有利于孩子总结与他人相处的经验。

家长首先要明确,使用暴力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。当孩子遭遇霸凌时,教他们暴力回应可能会加剧冲突,甚至导致更严重的后果,也容易让孩子陷入以暴制暴的恶性循环中,难以摆脱被霸凌的困扰。对孩子来说,与同学产生矛盾不可避免,学会处理矛盾更重要,每个人都是这样长大的,这是成长的最佳契机。

张双:我曾有一个学生小D,经常会跟同学发生冲突,原因就是他喜欢动手,如果别人碰了他一下,他也不管别人是不是故意的,就先打上去。问他为什么要动手,他还很蛮横地说:“爸爸说了,如果谁打我了,就让我打回去。”如果长期把这种错误的思想灌输给孩子,这无形中会影响孩子正常的社交,而且小学生出手的时候没轻没重,一不留神,可能就会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。更不用说,如果对方也不依不饶,还很容易形成恶性循环。

教孩子“打回去”其实是破坏边界的行为,这向孩子传输一种观念——别人的身体是可以破坏的。这不仅解决不了当下的问题,还会影响孩子正确价值观的形成,得不偿失。

同时,很多时候如果对方先动手,大部分的情形都是对方“实力更强”,这种情况下让孩子“打回去”,很可能遭到更严重的二次伤害,这种伤害不仅体现在身体上,也体现在心理上。

比起“打回去”,更重要的是教孩子学会自我保护。首先要让孩子明白,没有任何人有权力伤害你,爸爸妈妈绝对支持你保护自己的行为。不让孩子“打回去”,并不意味着懦弱。■ 王星

新闻频道

社会频道

财经频道